读完《呼啸山庄》的人都会感觉这是一部残酷的小说,因为主人公是一个恶魔式的英雄。下面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最新呼啸山庄读书心得体会摘抄8篇,欢迎大家阅读转发!
读完《呼啸山庄》的人都会感觉这是一部残酷的小说,因为主人公是一个恶魔式的英雄。下面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最新呼啸山庄读书心得体会摘抄8篇,欢迎大家阅读转发!
《呼啸山庄》是英国作家艾米莉·勃朗特的代表作,在她短暂的一生中,能创造出如此精彩的小说,实在是令人敬佩。这部小说以“我”——洛克乌德先生在呼啸山庄和画眉田庄的经历为主线,其中夹杂了女管家丁恩对往事的大量回忆,是本书的主要内容。这本小说从“我”来到呼啸山庄想要把画眉山庄租下来,但却受到了呼啸山庄人的冷漠、粗鲁的对待说起,“我”为了弄清其中的原因,就询问了“我”的女管家丁恩太太。她将往事和盘托出。这些内容也在书中占了相当多的篇幅。呼啸山庄的主人原是老欧肖,有儿子亨德莱·欧肖与女儿凯瑟琳。一天老欧肖捡回来一个弃婴,就是现在呼啸山庄的主人希斯克厉夫,他的产业还有画眉山庄。可在刚开始,两兄妹对他并不好,尤其是亨德莱,对他更是百般的折磨。而凯瑟琳对希斯克厉夫则逐渐产生了好感。凯瑟琳逐渐爱上了画眉田庄的小少爷埃德加,可是凯瑟琳又不舍得希斯克厉夫,可她觉得希斯克厉夫太过粗鄙。希斯克厉夫知道后之后,就默默地离开了。亨德莱继承了呼啸山庄以后,对希斯克厉夫的态度也并没有好转。最后凯瑟琳与埃德加结了婚。
过了半年,希斯克厉夫回来了。他是为复仇而来,他打破了本该有的宁静。他想要疯狂的报复那些曾经伤害过他的人。他利用亨德莱的堕落,用赌钱的方式赢得了呼啸山庄。又利用画眉田庄的伊莎蓓拉对他的感情,继承了画眉田庄的一部分。又在埃德加与凯瑟琳双双去世之后,吞并了画眉山庄。希斯克厉夫的心很冷漠、很黑暗。他不仅对那些伤害过他的人残忍,还利用他的体弱多病的儿子与凯瑟琳女儿凯茜的感情,从而达到占有画眉山庄的目的。后来他的儿子林敦死了,可是希斯克厉夫并没有悲伤,他只是将儿子当作了一种使他达到目的的工具。他是多么的严酷、多么的冷漠无情啊!这也反映了他在童年时受到的毒害极深。慢慢地,亨德莱的儿子哈里顿与凯茜相爱了。而希斯克厉夫此时也许是累了,也可能是忏悔了。他无时无刻不想念凯瑟琳。他开始绝食并将自己锁在房间内。过了几天,仆人才发现他死在了床上,面容热切而激动。我相信,在他临死的一瞬,他已经认识到了自己的过错。他死后被埋葬在凯瑟琳的墓碑旁。凯瑟琳墓碑的另一旁是她的丈夫——埃德加·林敦。这三个人就在一片宁静的绿地下长眠。书中的男主人公希斯克厉夫由于爱被无情的摧残,变得冷酷无情、心狠手辣。他的报复给呼啸山庄和画眉田庄两户人家带来了深重的灾难。但在年轻的一代哈里顿·欧肖与凯瑟琳·林敦之间,又建立了真挚的爱情,冷酷麻木的人性得到了复苏。恨永远消灭不了爱,爱比恨更有力量!
书中让我感到最震撼的是希斯克厉夫。他作为弃婴被带到呼啸山庄,可是却受到了万般折磨。可是他在一开始也只是百般顺从,并没有什么过激行为。但一颗仇恨的种子已经悄然在他心底生根发芽。他离开呼啸山庄之后历经磨难,再回来时已是很成熟。他在两个家庭之间掀起了一场腥风血雨,完全破坏了呼啸山庄和画眉田庄的宁静,达到了复仇的目的。可这样他是不会感受到真正的快乐的。我觉得希斯克厉夫既可怜又可恨。他所做的一切都是由于童年时的阴暗,爱情的挫败,家庭的不公早已使他的心变得冷酷无情。“可怜之人必有可恨之处”,他并没有选择宽容,选择忘记,而是走上了一条不归路。这也告诉我们,一定要拥有一颗豁达的内心,待人接物要友善。
艾米莉·勃朗特——这位才华横溢而早逝的女子绝不会想到,她死后,自己唯一的小说《呼啸山庄》会被后人誉为“最奇特的小说”且成为十九世纪英国文学史上绝色异彩的一粒宝石,直至今日,仍以其奇丽动人的光彩使无数读者为之折服,深深惊叹于它非凡的艺术魅力。 初读此书,完全出于好奇。好奇原由来自于模糊记忆中一部老电影的片段。看那电影时年纪尚小,换频道瞎混时间无意看到凤凰卫视正在放的这部片子。那个镜头把我吓住了:背景是窗外极空旷又狰狞的凸凹不平的荒野,风呼啸着高高掀起窗帘,一个长相奇特的男子半跪在地上,和看上去极虚弱的一个女的相拥而泣,悲恸之状感天动地,说的一些话也是可以使人肝肠寸断,悲至极点的一类,气氛很是压抑;音乐又深重,如浊水,回旋着淤结住,流不开化不了的让人喘不过气来。整个画面多少有点怪异的感觉,甚至让人有颤栗的恐怖感,仿佛有无形之手诡异的伸出来扼住了咽喉,使人窒息。很自然的我扫了眼片名,觉得那名字也怪,叫什么《咆哮山庄》。对于这个有怪怪的名字的稀奇古怪电影我兴趣不大,转而换台寻动画片去了。可那魅影般的印象却再也挥之不去,萦绕记忆深处至今日。读了原著,忆起那个镜头,也知道《咆哮山庄》就是手中所捧的这本《呼啸山庄》了,才觉得那片子把味道拍得很浓,很真实,很到位。天性愚驽,书中个别文字其中的深意一时未能领会,可那栩栩如生的描写,饱含激情的对话,性格各异的人物,激起心中丰富的情感浪花,悲喜无法自制,竟身陷其中难以自拔。艾米莉的文字是活生生有灵性的,它们在风中呼号,在矛盾中痛苦挣扎,在痴恋中撕心裂肺,它们点化了我拙钝的心智,引着我进入那个癫狂,野性的世界,各色人物的脸或笑或泣,旋转着,在眼前变换着,冲突着,意乱神迷。寒假重读此书,再次陷入那个怪异的梦魇。
枯草,蓬飞,北风,呼啸,山路,崎岖,雾夜,降临了呼啸山庄。如此安静,一个与尘世喧嚣隔绝的山头。如此凄凉,一个与阴冷黑暗拥抱的山庄。
夏夜,繁星点点,老欧肖收养了无家可归的希克厉 。
也正因为这,他的童年开始与亨德莱和卡瑟琳共度。与亨德莱,他们之间互相产生了怨恨;与卡瑟琳,则一起享受着在旷野中追逐玩耍的乐趣,进而渐渐地爱上了她。可是在老欧肖死后,由于地位悬殊,卡瑟琳终究嫁给了富有的林敦,希克厉负气出走。
三年后,希克厉意外出现,他打乱了原来相安无事,其乐融融的画眉山庄,他怨卡瑟琳当初没有选择他,他恨林敦抢走了他的爱情和幸福。他没有轻易放手,他残忍地报复,疯狂地破坏,他带着并不喜欢的伊莎蓓拉私奔,最后卡瑟琳重病而逝。复仇顺利地打击了那林敦一家子。
在卡瑟琳死后,希克厉疯狂地继续着复仇计划,20来年都不曾动摇。确实,他真的成功了,亨德莱去世,其子哈里顿像一条哈巴狗一样跟随着他。卡瑟琳之女被迫接受与小希克厉的婚姻,并因此性情大变。林敦和欧肖两家的所有财产落入他手,但即使就是这样,他最后还是孤独地死在卡瑟琳的闺房里,去另一个世界寻找自己的可人儿。 。希刺克利夫与凯瑟琳欧肖的爱情足以用“痴”来形容。阳光,甜蜜,欢笑不是他们爱情的主要,而阴郁仇恨误解怨愤交织混杂成为他们爱的主色调,造就他们近乎疯狂的爱。凯瑟琳说:希刺克利夫就是我,我就是他……
人世变迁20年,没有一个人得到任何幸福,留下的,只是一个悲剧——而这一切是只用“因爱生恨”就能诠释的吗?
爱与恨只一线之隔,在这里被演绎的多么鲜活生动。用恨来表达爱,似乎有点荒唐,但希克厉的爱与恨谁能划出明显的界限呢,爱和恨互相掺杂,相互融合,这两个原本完全对立的概念在他一个人身上得到了和谐统一。因为爱着所以恨着,矛盾吗,其实不然,却又讲不出其中有什么必然。爱恨情仇的一次偶然,旷古朔今,只因为爱得深沉。又正因为爱得深沉,“当你安息的时候,我却在受着地狱般的折磨,痛苦地直打滚!”,失去了心爱的人,“我得提醒自己:你要呼吸——几乎得提醒我的心脏,要跳动。”
在作者艾米莉笔下,一个对爱情怀着无比圣洁的心情的人,面对他失去了这种圣洁 以后,他却采取了这人世间残酷的折磨,去报复他的对头,而且这种折磨居然伴随他度过了后半生,这个故事是多么的悲壮和凄惨?我们古代化碟的梁祝,或许能和他们比一下谁悲壮,但是又怎么能够比得上他们的凄惨?如果故事能够重编的话,失去凯莉以后的希刺,把完成了他为出人头地而出走的举动继续下去,再把这种执著和偏执的爱,脱离这个情感的怪圈中,那么,我想问:这样的希刺,在这个世间他还有什么事情做不到?
凯瑟琳与希刺克利夫之间感情,不会等同于普通男女之间的由于异性间相互吸引而生出的爱情,而是他们两个所具有的统一精神元素的体现,即戴维__塞西尔所谓的真正意义上的“同类”。他们的爱是纯洁的、不带半点瑕疵的爱,是超乎常人意义上的灵魂之爱,精神之爱。
读过《呼啸山庄》之后,会被艾米莉勃朗特那极赋有感染力的句子所打动。她刻画的人物,总让人有一种从陌生到熟悉的渐进感和亲切感;她更多的是让我们体会这个过程,而不是结果,而她自己也享受着这个过程所带来的感动。
人们都说,《呼啸山庄》与爱情有关。但在爱情的深层,却是一场关于青春的旅行。
《呼啸山庄》以凯西和希斯克利夫的成长为主线,讲述了两个家族兴衰成败的历史。呼啸山庄的主人恩肖先生有一对儿女,儿子叫亨德莱,女儿叫凯瑟琳(昵称凯西)。恩肖先生在一次出差中收养了一个不明身份的男孩,取名叫希斯克利夫。但希斯克利夫在呼啸山庄饱受欺负,只有他喜欢的凯瑟琳愿意和他在一起玩耍。直到有一天,他离开了这个充满了可怕回忆的家。
几年之后,他再次回到家中准备复仇,但呼啸山庄却早已不同往昔:恩肖先生离世,亨德莱成了山庄的新主人,但他却终日酗酒,妻子在生下儿子哈瑞顿之后也撒手人寰,凯西嫁给了画眉山庄的主人埃德加·林顿,林顿和凯西诞下一个女儿,也叫凯西。希斯克利夫为了复仇,也为了得到凯瑟琳,想尽了办法,最终得到了呼啸山庄和画眉山庄,却失去了他的挚爱——凯瑟琳。
故事到了这里,基本结束。
被希斯克利夫悲痛的青春所打动。希斯克利夫的青春是沉重的,生活在社会底层,是同龄人中最卑微的,他只有强逼着自己比别人更成熟。多么痛的领悟。得经历多少磨难才能成长为希斯克利夫,又得经历多少个流泪的夜晚,才能体会到希斯克利夫?残缺的青春,终究会在雷电交加的夜晚变得更加强大;悲伤地往事如流水般不断在脑中循环。希斯克利夫,这个内心强大却心存怨恨的男子,终于在悲伤过后爆发,终于在无数次试着原谅之后释放——青春,就这样活活输给了怨与恨。
与书中的希斯克利夫不同,电影20__版《呼啸山庄》却竭尽全力去渲染一个让人心生怜惜的希斯克利夫。电影更注重希斯克利夫人性的一面,把凶残、吝啬的希斯克利夫刻画成了一个缺乏爱和同情的流浪汉形象。这部影片更加注重人性的描写,让每一个人都能感受到人自身的属性。
被凯瑟琳肆无忌惮地笑脸所打动。她是幸运的,在上流社会做着自己的公主,却又比同阶层的人体会到更多。她得感谢希斯克利夫,让她在阴云密布的时候得到快乐;让她在快乐的时候得到的快乐更多。想想凯瑟琳的一生,竟然觉得如此矛盾。同时被家人和两个男子深爱,却因为从小就生活在万众瞩目下而不懂珍惜,让人在心生羡慕的同时又为这个不成熟的女孩感到惋惜。她一直活在青春中,即使在结婚后,她还是没能把青春赶走。经典之所以被成为经典,是因为从不过时。于是,我们可以拿凯瑟琳的人生思考当下很多青年的人生——拿着青春来比喻青春,是在恰当不过的了。
青春,就像是一个承载着所有人表演的一个舞台,在一幕幕演出中不断呼啸前行。但一部好的舞台剧,也总少不了一些让人记忆犹新的路人甲。
于是不自觉的便想起了这部青春戏剧的牺牲品。
哈瑞顿,这个一生下来便注定要充当棋子的呼啸庄园继承者,却因为父辈的缘故被希斯克利夫利用,一生都没有接触过课本和学校甚至是一个朋友,从而与“优秀”无缘。他那双蓝色的眼睛里充满了只有儿童才有的天真和单纯,这是最让我印象深刻的。是的,命运到底还是舍不得让一个单纯的年轻人一生碌碌无为,于是便让他和林顿的女儿凯西生活在了一起。两个生机勃勃的年轻人,最终为已经许久没有经历过青春的山庄注入了一股新的力量。
与之相比,林顿的妹妹却没有那么幸运。也是因为青春的呼啸,让原本生活在画眉山庄的“公主”伊莎贝拉爱上了一心想要复仇的希斯克利夫。青春肆无忌惮,于是伊莎贝拉和凯瑟琳争吵,受了希斯克利夫的蛊惑为其离家出走——还杀死了那只陪伴她多年的小狗。不过,她显然没有做好当妻子的准备,也是啊,怎么能奢求一个公主一夜之间就变成主妇呢?于是,家暴便光临到了她的身上,她歇斯底里的呼喊,却没有人听见:绝望、孤独、迷茫……这个女孩的青春,才刚刚开始。不过正值豆蔻年华却经历这些,不禁会让人觉得残忍和心疼。
写到这里,我不禁想问:艾米莉勃朗特想告诉我们什么?显然,自由、反抗这些都不能满足作者的意图。作者要告诉我们,一个美丽青春的重要性。青春总是呼啸着,风风火火,让人快乐也让人疼痛,让人伤心也让人感动。因此,从来都不要说你的人生多简陋,你的生活多艰苦。因为青春路上从来没有茅草小屋,从来没有羊肠小道,他呼啸着,是风,是列车,是不可名状的幸福载着懂他的人一路高歌……
我常常在想,如果当初希斯克利夫有一个美好的童年和青春;如果当时亨德莱不酗酒成瘾;如果当初凯瑟琳没有嫁给林顿……如果没有这些,那这将是一部美丽的童话。我会常常思索:作者为什么一生只写了这一本书,而且写的的这么凄惨?然后得出了一个答案:青春总是呼啸着,如果上面的如果有一条成立,也许就不足以构筑青春了。青春是水到渠成的,是奋不顾身的,是独自突兀的,也是温馨动人的,因为青春总是呼啸着。
爱米莉·勃朗特的《呼啸山庄》一直被认为是英国文学史上一部“最奇特的小说”。著作通过描述凯瑟琳和希斯克利夫之间的爱情,展现了畸形社会中人性的变异。希斯克利夫是作品中的主人公,他的疯狂报仇泄恨,貌似悖于常理,但却淋漓尽致地表达了他非同一般的叛逆精神。这是一种特殊环境下造成的特殊性格,特殊性格所决定的特殊命运。
特殊的环境必然造成特殊的性格。《呼啸山庄》的主人公希斯克利夫过分残忍的性格,完全是他周围的环境所造成的。希斯克利夫所处的是一个金钱的社会,在那里,贫穷被认为是一种可耻。无论你为何贫穷,只要你现在仍是衣衫褴褛,你就注定遭受耻辱。贫穷带来的无穷尽的耻辱生活就像一把刻刀,不断雕刻、改变着希斯克利夫的性格。
主人公希斯克利夫是个弃儿。被呼啸山庄的老庄主恩萧收养,从此改变了无依无靠的贫穷生活。老恩萧和他女儿凯瑟琳的善意接纳和关怀使他的眼神里充满了感激,并渐渐与凯瑟琳相爱了。虽然凯瑟琳的哥哥辛德雷异常讨厌他,但是甜蜜的爱情让他打算为了凯瑟琳去奉献一生,即使被她的哥哥辛德雷使唤,遭受无穷的嘲讽。遗憾的是,没过多久,生活又和希斯克利夫开了个玩笑。老庄主恩萧死了,辛德雷成为了呼啸山庄的主人,希斯克利夫降为了仆人,再次贫穷。然而他此时拥有了和凯瑟琳的爱情,此外他一无所有,甚至是尊严。对于一个生活在这种环境的人,凯瑟琳几乎就是他的生命,是他生活的全部希望。
然而,这份爱并没有持续多久,凯瑟琳受制于那个世俗的社会和金钱的诱惑,最后嫁给画眉山庄的主人——埃德加。凯瑟琳的变心使希斯克利夫生命中最后一点爱消失了,强烈的爱化为了强烈的恨,进而化成了他强烈的个性——坚硬、不屈、残忍。表面看,这一切都是因为凯瑟琳对爱情的背叛而造成的,实际上却显露了那个时代强烈的的价值取向——贫穷是可耻的!
正是爱与恨的鲜明反差,正是特殊环境下的爱恨情仇造成了希斯克利夫那份独特的个性,而那份独特的个性如火山的迸发,成了疯狂的复仇动力。希斯克利夫的复仇并不是简单的杀死仇人,而是要占有呼啸山庄和画眉山庄。也许在当时的社会背景下对他而言,只有占据了呼啸山庄和画眉山庄,才有了的财富,才有了凌驾一切的权利,才有了欺辱仇人的资本和复仇的最大可能。正因为他曾经一度的屈服于了周围的环境,他的心灵因此而痛苦,进而扭曲变得固执、残忍,他的恨难以抹去。的确,希斯克利夫的复仇是可以理解的,换了任何一个人都会有复仇的想法,毕竟没有什么比因贫穷而丧失尊严,丧失爱情更让人悲愤的了。残酷的现实扭曲了他的天性,迫使他变得暴虐无情。从某种意义上说,希斯克利夫对呼啸山庄和画眉山庄的复仇是向那个无情社会的强烈控诉!如果没有那个畸形社会所带来的不平等,所带来的对贫穷的鄙视,又怎会不形成他倔强而残忍的个性呢。
在小说中,作者的全部心血凝聚在希斯克利夫形象的刻画上,她在这里寄托了自己的全部愤慨、同情和理想。这个被剥夺了人间温暖的弃儿在实际生活中培养了强烈的爱与憎,辛德雷的皮鞭使他尝到了人生的残酷,也教会他懂得忍气吞声的屈服无法改变自己受辱的命运。他选择了反抗。凯瑟琳最后背叛了希斯克利夫,嫁给了她不了解、也根本不爱的埃德加·林顿。凯瑟琳的背叛及其婚后悲苦的命运,也是书最重大的转折点。它使希斯克利夫满腔的爱化为无比的恨;凯瑟琳一死,这腔仇恨火山般迸发出来,成了疯狂的复仇动力。希斯克利夫的目的达到了,他不仅让辛德雷和埃德加凄苦死去,独霸了两家庄园的产业,还让他们平白无辜的下一代也饱尝了苦果。
《呼啸山庄》的故事是以希斯克利夫达到复仇目的而自杀告终的。他的死是一种殉情,表达了他对凯瑟琳生死不渝的爱,而他临死前放弃了在下一代身上报复的念头,表明他的天性本来是善良的。只是由于残酷的现实扭曲了他的天性,迫使他变得暴虐无情。这种人性的复苏是一种精神上的升华,闪耀着作者人道主义的理想。
希斯克利夫的悲惨命运,在现实的环境中是很难被改变的。他只有接受这不公平的待遇,他没有别的选择。环境对人的影响,是我们所以无法想象的。你不努力去改变环境,那就等待环境去改变你。只想说不管你现在所处的环境如何,只要你有颗炙热的心,用你的热量去温暖周围的环境。环境会为你而改变。
本周读完了《呼啸山庄》。书如其名,感情激烈如北风呼啸,让我惊艳于奥斯丁的风趣之后,又对艾米丽·勃朗特这位女作家的激情产生深深的敬意。
没错,勃朗特是位深闺中的女作家,但她这书中的激情惊世骇俗。书中希克厉和卡瑟琳各有警句,譬如闪电,照亮千古。译者方平的注释说的好,作者内向羞怯,甚至不主动出面叙述,而是由保姆爱伦或洛克乌先生转述,把自己深深隐藏起来。但这样的人仍有无限激情,让读者惊心动魄。读的时候因为过于惊悚,必须歇息平静一下才敢继续下一章;看完之后我又立刻去回顾高潮情节。这书实在有太多值得思量的地方,不是情节上的爱恨纠葛,而是人生或者哲学问题。
首先是灵魂伴侣与生活伴侣的问题。这书难得地提出灵魂伴侣这个主题。爱情小说里有不少情侣是天生一对,灵魂相依的,比如我大爱的《曼斯菲尔德庄园》的埃德蒙与范妮,比如《飘》里面卫希礼与韩媚兰,都是温柔缠绵。水与水可以交融,火与火是否能相伴?希克厉与卡瑟琳这对,本来性格就超乎寻常地暴烈,畸零之人互相吸引,每次两人共处的场面都火花四射,势必要一起烧毁。《罗密欧与朱丽叶》里说太炽热的爱情像流星终将毁灭,说的是一见钟情的那一对,尚且如此;而青梅竹马的这一对,又在多年的耳鬓厮磨中积累了怎样的深情,无法想象!卡瑟琳选择埃德加·林敦为偶,是清晰地把灵魂伴侣与生活伴侣区别来看。这个区别,是范妮、韩媚兰等小姐们没有遇到无法想象的,只有卡瑟琳这样心胸才能面对和承受吧。林敦是好的生活伴侣,因为年青俊俏、性格温柔、家财万贯,还有——爱她。保姆说如果没有前三条,那么爱她这条也没有用吧?的确是的,这也是作为生活伴侣必不可少的。卡瑟琳与林敦是相亲相爱的生活伴侣。有一个细节特别说明问题,卡瑟琳项链上有个盒子,里面是一束柔软金发,显然是林敦的,后来被希克厉丢掉,换了自己的进去。卡瑟琳与林敦既然有这等旖旎风景,可见他们,特别是她,热爱生活,享受生活。生活和爱情,哪个都丢不开,所以最后盒子里一起放了金发和黑发,坟墓也是三人并肩,就是象征这个。卡瑟琳临终发飙,说你们两个把我的心揉碎了,也说的是两个人。反过来,林敦能容忍卡瑟琳与希克厉的亲密关系,多少也是意识到自己在卡瑟琳心里不可或缺。我想这是因为卡瑟琳与林敦年少时都喜欢读书,喜欢思考,形成了灵魂伴侣与生活伴侣的意识,以及和重要的人和谐相处的模式。然而希克厉缺乏教育和思想,只能暴力闯入卡瑟琳和其他人的生活。在那个狂风暴雨之夜,卡瑟琳说如果她嫁给希克厉,两人只好去做乞丐,说的不只是经济问题,而是希克厉这人适合恋爱不适合生活。只有她把希克厉看得那么透,又爱得那么深。毕竟她和他是灵魂伴侣。
希克厉与卡瑟琳这对,相爱不能相伴,好比《希腊古瓶咏》里面定格在一吻之前的爱人,“她将永远秀丽,你将永远爱”。或许正是因为不能得到,才能一直追求。一开始卡瑟琳初遇林敦,盛装回家,希克厉报以黑面;后来卡瑟琳临终相见,希克厉也有片刻背对。反之卡瑟琳也说过十分严厉的话,她明知希克厉不喜欢小孩子(因为两人心意相通,后文果然如此),却说希克厉将来惦记小孩子胜于她。为什么要把这点默契用于互相伤害,唉。
希克厉既非佳偶,也不是常见的令人喜爱得到男主角。还记得林敦的三个优点吧:年青俊俏、性格温柔、家财万贯,他有点像《飘》里面的卫希礼,但希克厉比得上白瑞德吗?一点也不。仔细想想白瑞德之为男主角,恰恰也满足这三个优点。电影版让奥利弗·劳伦斯当主角,改变成类似基督山那样复仇的绅士,怕是吓到观影的太太小姐,毕竟刚成书时的文字版就吓到了许多读者。为什么要塑造希克厉这种粗犷又邪恶的形象为男主角?前几天我读了一篇谈《红楼梦》的文章才有点理解。这是写出了现实的不完美之处。“人不是因为美丽而可爱,而是因为可爱而美丽”。希克厉就不是让人舒服地代入的角色。他没有优点,没有美,只有爱,也只需要爱。大部分小说给主角堆上各种各样的美,这位堆满了爱。而且是纯粹的精神之爱,无关宗教,无关家庭,亦无关身体。好神奇呀。顺便写出了卡瑟琳的慧眼和信心。举个例子,爱人为了复仇吃苦受累倒也罢了,而主动娶仇人之妹,一般女人受得了吗?卡瑟琳竟然毫不嫉妒,反而知道用意之险而阻拦,因为她深知希克厉爱的是她自己。这就比有猜疑有嫉妒的爱深多了。
最后说一下,我跟毛姆还有译者的感觉相同,第二代的故事多余了。小卡瑟琳徒然美貌善良,没有大卡瑟琳的眼力胸怀,小林敦和哈里顿都配不上她。希克厉的结局得其所哉。毛姆引艾米丽的情诗,说明深居简出的艾米丽也曾深爱过,说明艾米丽既是卡瑟琳也是希克厉。感谢作者留下了这样一部惊世骇俗的作品,留待未来同样激情之人共鸣吧。
一八零一年,住腻了都市,想要与世隔绝的绅士洛克伍德,造访了盖在风势强劲的山丘上的坚固庄园。在那里当女佣的奈莉,对这位听众诉说了山庄上的男女主人,以及他们与身边的人们之间爱恨交加的往事。
三十年前的夏天,山庄主人恩萧先生去利物浦工作,回来时带着一位男孩。恩萧先生用他逝去长子的名字希斯克利夫,替这个衣衫褴褛的肮脏小孩命名,并且让他住在山庄里。
恩萧先生还有一个亲生的儿子辛德利,以及一位女儿凯瑟琳。辛德利非常嫉妒受到父亲宠爱的希斯克利夫,暗中对他怀有憎恨,但凯瑟琳却很快和希斯克利夫要好起来。两人每天就像共享了同一个灵魂,一分一秒都不愿分离,强烈地需求着对方。
然而六年之后,随着恩萧先生的去世,辛德利就把希斯克利夫的一切都夺走了,以使唤奴隶的态度对待他。
凯瑟琳和希斯克利夫两人,从此被千金小姐和佣人之间的巨大鸿沟隔开。在这段期间,凯瑟琳认识了住在山脚下画眉田庄里的林顿家长子埃德加。
身份高贵又有优秀教养的埃德加,迷恋着凯瑟琳的美貌,而凯瑟琳也接受了埃德加的求婚,答应嫁给他。知道了这件事的希斯克利夫因为太绝望,就从咆哮山庄里失踪了。
三年后,希斯克利夫赚到一笔可观的财富,衣锦还乡。虽然他装得像真正的绅士一般高贵优雅,但却谋划着复仇。他首先对辛德利设下陷阱,把他的财产和山庄都抢了过来。接着,又诱惑了埃德加的妹妹伊莎贝拉,带着她私奔了。
凯瑟琳后来变得疯狂。她开始绝食,又罹患重病,在生下女儿之际就因为难产而过世。希斯克利夫失去形同自己灵魂另一半的凯瑟琳之后,陷入更强烈的孤独和绝望的深渊。
辛德利死后,夺取了一切的希斯克利夫完全不让辛德利的儿子哈里顿受教育,只把他当作佣人使唤,还设下奸计,把凯瑟琳的女儿——也和母亲取了相同名字的小凯瑟琳诱骗到山庄,关在房里,逼她和自己的儿子林登结婚。
小凯瑟琳的父亲埃德加染病身亡后,林登因婚姻继承了林顿家的所有财产,但是体弱多病的林登不久也死了,所以希斯克利夫得到了林顿和恩萧这两个家族的土地和财产,小凯瑟琳也以遗孀的身份,跟希斯克利夫一起住在山庄里。
小凯瑟琳和哈里顿相爱了,希斯克利夫疯狂地阻止他们,但他想起了当年的凯瑟琳与自己。最终希斯克利夫绝食而死,小凯瑟琳与哈里顿搬到了画眉田庄,一切归于平静。
这个荒诞、狂野、令人诧异的故事,像是每一页都在醇厚的憎恨中浸泡过,直到最后在看似归于和谐的情境中戛然而止,也没有让读者产生任何如释重负的情绪。
《呼啸山庄》刚出版时,被评论家大力批判为不道德、荒谬无稽、文笔差劲、结构破绽百出、粗陋鄙俗,如今它则早已在文学的殿堂中登堂入室,用在中小学生的作文课堂上,似乎又是一则诉说“凡人不能理解超越时代的天才”的经典材料。
然而实际阅读这部作品,必然多有读者觉得评论家所言着实公允,书中的角色们从一开始就表现出其不堪、粗鄙的一面,那并非乡土文学中“接地气”式的粗俗表现手法,而是一种毫不讳饰地投向彼此、投向读者的恶意与迫害,这种近乎暴力的情感宣泄令很多人在故事还没真正开始时就不禁掩卷。
而在故事里的主角们因为不幸的误会和阴错阳差的状况彼此分离时,人们又开始对作者在剧情上的表现失望,令人难以忍受的不是角色们的悲惨经历,而是他们不断酿造悲剧的荒诞的大脑,原本很容易有快乐结局的故事,却因为一些常人难以理解的想法和算计走上毁灭的道路。
故事主要的转折出现在凯瑟琳答应埃德加的求婚,希斯克利夫因为无意听见凯瑟琳对奈莉说,如果她嫁给希斯克利夫,就只会两个人一起变成乞丐,所以就从那个家里消失了。
凯瑟琳对奈莉说过的另一番话则是,如果自己结了婚,就可以保护希斯克利夫不受哥哥辛德利的欺压,也能帮助他出人头地。人们很难理解这种想法,便给它加上一个合理的解释——这是一个爱慕虚荣的女人为自己编织的谎言。
书是人类理性的产物,那么书是需要逻辑的,现实生活则并不需要逻辑,因为人的理性不能够支配整个现实。
一个活在十九世纪的英国乡村,个性孤僻讨厌人群的牧师女儿,完全没有任何资料或创作经验,这样一个人写出这样一部作品,她并不是靠着理性与技巧在书写,而是放任自己的灵魂呼啸。
她笔下的人物是没有逻辑的,同时也是没有虚假的,每个人都坚持自己的想法,毫不顾忌地做自己想做的事,不管是憎恨、悲伤还是爱,都像野兽一样,毫不隐藏感情地互相谩骂、互相伤害,几乎都是让人不想与之交往的人物。当一个人如此放肆地宣泄自己的灵魂时,他就不需要说谎了。
被问及自己对希斯克利夫的感情时,凯瑟琳说道:“我活着最大的目的就是他。我对希斯克利夫的爱恰似脚下恒久不变的岩石,我就是希斯克利夫。他并不是作为一种乐趣,而是作为我自身存在于我心中。”
当我们抛开所有合理的解释后,我们便可以认为她所做的一切都自然而然,呼啸山庄就是这么一部作品,它是作者胸中的一团狂风,是作者面对这个不容忍的世界时,胸中满是“举世皆浊我独清”的傲慢,却又只能讲出些连自己都不信的狡辩时,那股不屑置辩的孤愤之意。
这部小说讲述的是一个悲剧。仅仅是一次嫉妒心里在作,就是因为这个让希刺克厉夫成为了辛德雷要铲除的对象,最后酿成了后代的也要再重蹈覆辙的故事。
在接受了一切痛苦的时候,希刺克厉夫选择了离开。再次回来的时候他变成了一个暴虐无道的人,心里只有复仇,复仇。其实痛苦只是人类在经历人生的一种考验,随着对幸福的追求,饱尝挫折带来的痛苦时,成功才会让你觉得来之不易。记得有人曾这么说:“一切痛苦孕育着快乐。”奥运会上也有人曾失败过,但是当经历了一切痛苦,国旗升起,国歌奏起,此时的一刹那,你怎能不感到欢欣鼓舞?
痛苦不仅仅孕育着快乐,还有创造。记得孔子厄而作《春秋》,屈原放逐乃赋《离骚》……这一切的一切都是在痛苦中完成的。岳飞“仰天长啸,壮怀激烈”的《满江红》抒发了他报国无门的悲愤。这些痛苦和平日里的小挫折比起来,那些挫折仅仅是昨天的遗物。在经历痛苦时,不仅要学会战胜,也要学会从痛苦中奋起。
在人的一生里,会有曲折,会有挫折,也会有坎坷,这些只不过是在乏味生活里的插曲,所以不必在意。莫里哀曾说过:“痛苦是一位伟大的导师”。既然是这样,就让我们随着这位导师,让它伴随着我们成长!
由此可见,人生的痛苦不是绊脚石,而是可以让人走向成熟的唯一的一条道路。所以,当我们碰见它时,不要认输,应该在痛苦中拼搏,在奋斗中让人生飞跃。
我一口气将《呼啸山庄》读了两遍,第一遍像读其他书一样草草,囫囵吞枣,云里雾里,不解其意。第二遍只得无奈的重新读过,一句一言,仔仔细细,这才读出了其中的滋味。在此,我不得不承认,埃米莉勃朗特的确是一位天才的作家,她的才华丝毫不逊于有文学以来的任何一位有名或无名的作家。尽管埃米莉只在这世上度过了简短的三十个春秋,可这是不平凡的。她从未踏出过出生的那个庄镇,但是她的天空比任何人都要广阔,深邃。作为著名的勃朗特三姐妹之一,她无愧于这个姓氏。她的诗作是浩瀚的蔚蓝色,给人以勇气和力量,唯一的小说《呼啸山庄》是纯洁的白色,安静祥和,而又会迸发出不一样的激情,走向狂热与躁动,就好似白色的那一个极端,但是两种颜色都是那么的干净单纯。
《呼啸山庄》里的爱情是那么特别,与至今一来的任何一部小说中塑造的爱情都不一样。这种“埃米莉”式的爱情是那么的真挚,坦率,从来没有半分的扭捏与娇柔做作。只有这样的情感,才是真正的来自于人的内心深处,是从人的本性中散发出来的。交织在这其中的一切,都是那么的赤裸裸,没有半分的禁锢,也从未想到过禁锢。这是人间最真实的情欲写照,埃米莉从未给它套上过那种所谓“文学的外衣”。埃米莉塑造的主人公们,爱的是那么的坚强,超脱出一切,哪怕是生与死的距离。爱之深,痛之切。希斯克里夫的仇恨也是那样的强烈、真实与强大。这种复仇欲望,强大到可以摧毁他周围的一切。复仇之火,烧毁了两个家族的纠葛。凯瑟琳死时,他是那么的痛苦。凯瑟琳带走了他的爱,也带走了他的一切。尽管他还活着,却和死亡无异。他即使是得到了那么多,却还是不足以填补他的失去,他心灵的创伤。因为凯瑟琳死了,他的生活失去了意义。当他如幽灵般在日夜的呼唤着他的爱人的时候,他却也是再也得不到了。他折磨着他人的时候,也无时无刻不把自己伤的体无完肤。他的仇报了,他得到了那么多人的财产,然而他却失去了支持自己生存的最后一根支柱,所以,就在这一刻,他死了。
在希斯克里夫以及这一辈的主人公心里,爱永远比恨浓,情感永远凌驾与理智之上,所以,他们很容易疯狂,但是却让人尊敬。他们的下一辈——那种理智胜于情感的爱,较之他们,显得是多么的苍白无力,逊色的多。埃米莉那种超前的写作手法,加上这奇妙的文学思维,难怪会被别人将这部旷世奇书誉为“唯一一部没有被时间的尘土遮没了光辉的杰出作品”。